“掷”出一个违例后,违例控制系统会按当初编写的顺序搜索“最接近”的控制器。一旦找到相符的控制器,就认为违例已得到控制,不再进行更多的搜索工作。
在违例和它的控制器之间,并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匹配。一个衍生类对象可与基础类的一个控制器相配,如下例所示:
//: Human.java // Catching Exception Hierarchies class Annoyance extends Exception {} class Sneeze extends Annoyance {} public class Human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try { throw new Sneeze(); } catch(Sneeze s) { System.out.println("Caught Sneeze"); } catch(Annoyance a) { System.out.println("Caught Annoyance"); } } } ///:~
Sneeze违例会被相符的第一个catch从句捕获。当然,这只是第一个。然而,假如我们删除第一个catch从句:
try { throw new Sneeze(); } catch(Annoyance a) { System.out.println("Caught Annoyance"); }那么剩下的catch从句依然能够工作,因为它捕获的是Sneeze的基础类。换言之,catch(Annoyance e)能捕获一个Annoyance以及从它衍生的任何类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因为一旦我们决定为一个方法添加更多的违例,而且它们都是从相同的基础类继承的,那么客户程序员的代码就不需要更改。至少能够假定它们捕获的是基础类。
若将基础类捕获从句置于第一位,试图“屏蔽”衍生类违例,就象下面这样:
try { throw new Sneeze(); } catch(Annoyance a) { System.out.println("Caught Annoyance"); } catch(Sneeze s) { System.out.println("Caught Sneeze"); }
则编译器会产生一条出错消息,因为它发现永远不可能抵达Sneeze捕获从句。
用违例做下面这些事情:
通过先进的错误纠正与恢复机制,我们可以有效地增强代码的健壮程度。对我们编写的每个程序来说,错误恢复都属于一个基本的考虑目标。它在Java中显得尤为重要,因为该语言的一个目标就是创建不同的程序组件,以便其他用户(客户程序员)使用。为构建一套健壮的系统,每个组件都必须非常健壮。
在Java里,违例控制的目的是使用尽可能精简的代码创建大型、可靠的应用程序,同时排除程序里那些不能控制的错误。
违例的概念很难掌握。但只有很好地运用它,才可使自己的项目立即获得显著的收益。Java强迫遵守违例所有方面的问题,所以无论库设计者还是客户程序员,都能够连续一致地使用它。
(1) 用main()创建一个类,令其掷出try块内的Exception类的一个对象。为Exception的构建器赋予一个字串参数。在catch从句内捕获违例,并打印出字串参数。添加一个finally从句,并打印一条消息,证明自己真正到达那里。
(2) 用extends关键字创建自己的违例类。为这个类写一个构建器,令其采用String参数,并随同String句柄把它保存到对象内。写一个方法,令其打印出保存下来的String。创建一个try-catch从句,练习实际操作新违例。
(3) 写一个类,并令一个方法掷出在练习2中创建的类型的一个违例。试着在没有违例规范的前提下编译它,观察编译器会报告什么。接着添加适当的违例规范。在一个try-catch从句中尝试自己的类以及它的违例。
(4) 在第5章,找到调用了Assert.java的两个程序,并修改它们,令其掷出自己的违例类型,而不是打印到System.err。该违例应是扩展了RuntimeException的一个内部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