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include <string.h> main(){ void sort(char *name[],int n); void print(char *name[],int n); static char *name[]={ "CHINA","AMERICA","AUSTRALIA", "FRANCE","GERMAN"}; int n=5; sort(name,n); print(name,n); } void sort(char *name[],int n){ char *pt; int i,j,k; for(i=0;i< n-1;i++){ k=i; for(j=i+1;j< n;j++) if(strcmp(name[k],name[j])>0) k=j; if(k!=i){ pt=name[i]; name[i]=name[k]; name[k]=pt; } } } void print(char *name[],int n){ int i; for (i=0;i< n;i++) printf("%s\n",name[i]); }
在以前的例子中采用了普通的排序方法,逐个比较之后交换字符串的位置。交换字符串的物理位置是通过字符串复制函数完成的。反复的交换将使程序执行的速度很慢,同时由于各字符串(国名)的长度不同,又增加了存储管理的负担。用指针数组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。把所有的字符串存放在一个数组中,把这些字符数组的首地址放在一个指针数组中,当需要交换两个字符串时,只须交换指针数组相应两元素的内容(地址)即可,而不必交换字符串本身。
本程序定义了两个函数,一个名为sort完成排序,其形参为指针数组name,即为待排序的各字符串数组的指针。形参n为字符串的个数。另一个函数名为print,用于排序后字符串的输出,其形参与sort的形参相同。主函数main中,定义了指针数组name 并作了初始化赋值。然后分别调用sort函数和print函数完成排序和输出。值得说明的是在sort函数中,对两个字符串比较,采用了strcmp函数,strcmp函数允许参与比较的字符串以指针方式出现。name[k]和name[j]均为指针,因此是合法的。字符串比较后需要交换时,只交换指针数组元素的值,而不交换具体的字符串,这样将大大减少时间的开销,提高了运行效率。
如果一个指针变量存放的又是另一个指针变量的地址,则称这个指针变量为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。
在前面已经介绍过,通过指针访问变量称为间接访问。由于指针变量直接指向变量,所以称为“单级间址”。而如果通过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来访问变量则构成“二级间址”。
从下图可以看到,name是一个指针数组,它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指针型数据,其值为地址。Name是一个数据,它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应的地址。数组名name代表该指针数组的首地址。name+1是mane[i]的地址。name+1就是指向指针型数据的指针(地址)。还可以设置一个指针变量p,使它指向指针数组元素。P就是指向指针型数据的指针变量。
怎样定义一个指向指针型数据的指针变量呢?如下:
char **p;
p前面有两个*号,相当于*(*p)。显然*p是指针变量的定义形式,如果没有最前面的*,那就是定义了一个指向字符数据的指针变量。现在它前面又有一个*号,表示指针变量p是指向一个字符指针型变量的。*p就是p所指向的另一个指针变量。
从下图可以看到,name是一个指针数组,它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指针型数据,其值为地址。name是一个数组,它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应的地址。数组名name代表该指针数组的首地址。name+1是mane[i]的地址。name+1就是指向指针型数据的指针(地址)。还可以设置一个指针变量p,使它指向指针数组元素。P就是指向指针型数据的指针变量。
如果有:
p=name+2; printf(“%o\n”,*p); printf(“%s\n”,*p);
则,第一个printf函数语句输出name[2]的值(它是一个地址),第二个printf函数语句以字符串形式(%s)输出字符串“Great Wall”。
main() {char *name[]={"Follow me","BASIC","Great Wall","FORTRAN","Computer desighn"}; char **p; int i; for(i=0;i<5;i++) {p=name+i; printf("%s\n",*p); } }
p是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