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d [OPERAND]...
dd OPTION
把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中,并且在拷贝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。可以用该命令实现DOS下的diskcopy命令的作用。先用dd命令把软盘上的数据写成硬盘的一个映像文件,再把这个映像文件写入第二张软盘上,完成diskcopy的功能。系统默认使用标准输入文件和标准输出文件。
主要参数:
(1) if =输入文件(或设备名称)。
(2) of =输出文件(或设备名称)。
(3) ibs = bytes 一次读取bytes字节,即读入缓冲区的字节数。
(4) skip = blocks 跳过读入缓冲区开头的ibs*blocks块。
(5) obs = bytes 一次写入bytes字节,即写入缓冲区的字节数。
(6) bs = bytes 同时设置读/写缓冲区的字节数(等于设置ibs和obs)。
(7) cbs = byte 一次转换bytes字节。
(8) count= blocks 只拷贝输入的blocks块。
(9) conv = ASCII 把EBCDIC码转换为ASCIl码。
(10) conv = ebcdic 把ASCIl码转换为EBCDIC码。
(11) conv = ibm 把ASCIl码转换为alternate EBCDIC码。
(12) conv = block 把变动位转换成固定字符。
(13) conv = ublock 把固定位转换成变动位。
(14) conv = ucase 把字母由小写转换为大写。
(15) conv = lcase 把字母由大写转换为小写。
(16) conv =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。
(17) conv = swab 交换每一对输入字节。
(18) conv =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处理。
(19) conv = sync 把每个输入记录的大小都调到ibs的大小(用NUL填充)。
格式化命令(如mke2fs等)可以把常规文件当作分区,把文件中的数据当作raw data格式化成文件系统。mount可以借助loop设备把这样的映象文件解释为磁盘分区来挂载。类似于Windows下的ISO文件。如下表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