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运行Windows系统下的超级终端(HyperTerminal)应用程序,新建一个通信终端。如果要求输入区号、电话号码等信息,可随意输入,出现如图1-32所示对话框时,为所建超级终端取名为arm,可以为其选一个图标。单击“确定”按钮。
2.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选择ARM开发平台实际连接的PC机串口(如COM1)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后出现如图1-33所示的属性对话框。在其中设置通信的格式和协议,这里波特率为115200,数据位为8,无奇偶校验,停止位为1,无数据流控制。单击“确定”按钮完成设置。
图1-32 创建超级终端
图1-33 设置串行口
3.完成新建超级终端的设置以后,可以选择超级终端文件菜单中的保存,将当前设置保存为一个特定超级终端在桌面上,以备后用。用串口线将PC机串口和平台UART0正确连接后,就可以在超级终端上看到程序输出的信息了,比如本实验的“Hello world!”。
4.启动开发板,按住开发板上键盘的任意按键,使开发板进入BIOS设置状态,如 图1-34所示。
图1-34 系统的BIOS设置程序
5.该画面上提示了BIOS的版本等信息。Shell Menu是平台的检测菜单,每个条目的最左边字母是该功能的快捷键,按PC机键盘相应键将执行对应功能。注意操作时保持超级终端处于激活状态,并且PC机键盘必须为小写状态。
6.用户可以按超级终端的提示尝试部分测试功能。
(1)l:测试LCD的文本和图形显示。执行该命令后LCD上会出现文本提示,然后进入图形模式并显示一幅彩色条形图案,接着在超级终端上根据提示按任意键返回文本模式,并退出LCD测试返回测试菜单。
(2)o:格式化开发平台的16MB Flash,其中的文件将丢失,需要重新备份。执行该命令后超级终端上会出现确认提示,如果按y键则会格式化Flash,最后返回菜单。
(3)n :设置开发平台网卡的IP地址、子网掩码等,其下有子菜单。
p:设置MAC地址,执行该命令后按提示操作。
i:设置IP地址,执行该命令后按提示操作,并与所在局域网在同一网段。
m:设置子网掩码,执行该命令后按提示操作。
g:设置网关的IP地址,执行该命令后按提示操作。
s:保存所设地址,设置完IP地址等,必须执行该命令保存设置,否则设置无效。
d:设置默认地址。
q:退出子菜单,返回到主菜单。
(4)u:激活开发平台的USB连接,开发平台的Flash可以作为U盘使用,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字库和应用程序等文件从PC机复制到平台的Flash中。使用此功能时,必须保证USB电缆正确连接。
(5)e:测试由ZLG7289驱动的LED显示,共分3步,按照超级终端提示按任意键继续,同时观察LED的变化,最后返回主菜单。
(6)k:测试由ZLG7289控制的键盘扫描,执行该命令后按开发平台的键盘,看超级终端的键名显示,而在超级终端上按PC键盘任意键则退出测试返回菜单。
(7)s:测试开发平台触摸屏,触摸屏有动作时在超级终端上会显示动作类型和坐标。按PC键盘任意键后,再单击一下触摸屏即可退出测试并返回主菜单。
(8)h:设置触摸屏的坐标基准点,也就是校屏功能。需要按提示单击触摸屏的3个位置并保存结果。
(9)a:测试开发平台的AD电路,执行该命令后调节平台的4个电位器,在超级终端上显示AD0~AD3的数值。按PC键盘任意键退出测试并返回。
(10)d:测试开发平台的DA电路,在超级终端显示电压值,需要用电压表测量平台DA输出端子。按PC键盘任意键退出测试并返回。
(11)t:设置开发平台的RTC时间参数,该时间由开发平台上的钮扣电池保证持续计时。按提示确认修改时间并分别输入时间,设置完成后需要保存,否则设置参数无效。
(12)i:测试平台的音频电路,执行该命令后可以听到一段从平台扬声器发出的音乐。应适当调节音量电位器。
(13)m:测试平台的两个电机,需要打开电机附近的电机电源开关,按提示分别测试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。
(14)c:测试平台的CAN控制器。执行该命令在超级终端显示CAN控制器ID,正常应该显示1234或0000。
(15)b:引导Flash中的应用程序system.bin。执行该功能将退出BIOS状态,把控制交给应用程序。
7.按PC键盘的u键(要使超级终端处于活动状态),这时超级终端上会显示如图1-35所示的信息。
图1-35 进入U盘状态
8.这时,在“我的电脑”中可以发现多了一个“可移动磁盘”,这就是开发板的海量存储器16MB非线性Flash。开发平台的Flash芯片就像一个U盘,可以通过“我的电脑”进行操作。可以把编译后生成的system.bin文件通过USB下载到嵌入式开发板中,复位系统,运行并检查输出结果。
提示:system.bin文件是系统通过BIOS引导以后,装入内存中运行的默认文件名。所以上文中对工程的设置都使用该文件名作为编译最终文件。SDT环境中,system.bin文件产生在工程路径下的Debug和Release目录下;ADS环境中,该文件产生在工程路径下的ProjectName_Data\Debug和Release目录下。建议将Release下的system.bin文件复制到U盘。